第(1/3)页 北凉边境,三十五万铁骑驻扎,军威千里,铁甲森森。 即便如此,边境却似乎从未有过安宁。 燕刺王,胶东王,等,几大藩王历年的奏章之中,皆是报喜不报忧。 自己驻地之内,国泰民安,百姓安居乐业,未有骚乱祸事。 唯有徐骁,每年都要上书与朝廷诉苦,战事连连,死伤无数。 每年时节,北莽隔三差五,便会派人来边境骚扰一番。 一年一小战,三年一大战。 多年来,战事不断。 未有片刻停歇。 这么些年下来,双方各有胜负。 此乃练兵之道,亦是试探。 徐千秋十二岁开始,便已进入军队,从兵卒开始做起。 一路晋升,直到今日,已执掌三十五万铁军。 北凉边境战乱不断,朝中自诩清流忠义之辈,免不了要上书,嚷嚷徐骁居心叵测,列土封疆竟还不满足,意图挑起天下站端。 如此股肱之臣,免不了要被陛下斥责几句,然后“贬”出京城。 在外攒够资历,在调任回京,入权力中枢,委以重任。 长此以往,不少文人学士,便寻到了晋升之道的捷径。 故而,这么多年以来,对徐骁的谩骂,便未曾停止过。 新晋武英殿大学士,温守心,更是直接让家仆抬着棺材,入宫。 以血书请死,以求清君侧。 京城之中,不少人拍手叫好。 北凉军中。 徐字王旗猎猎作响。 旗下,大柱国徐骁,策马而行。 看着手中书信,不以为意,将其撕得粉碎,挥手撒出。 在其身旁,一英俊男子,面如冠玉,身披戎装,手握长枪。 白马,白袍,白玉枪。 容资不凡,卓尔不群。 徐骁骑马前行,拍拍马儿屁股,笑道: “清君侧?此地离京千里之远,那帮无用书生,整日就知道花费大把力气骂我,就不能省点心,省点力,回家对付房中美妾?” 清逸男子笑而不语,始终跟着,未曾落下。 神情自若,气势上不输大柱国。 徐骁握住缰绳,悬崖勒马,望向东北方向,感概道: “太久未去京城,那里的老家伙,老的老,死的死,如今一群年轻后生,却都忘了,我徐骁是个狠辣之辈。 骂得热闹,就是少了几分气势,多了几分功利。” 第(1/3)页